养老全景洞察专刊|破解照护人才难题:虽路有荆棘,然曙光渐显发表时间:2024-12-02 09:26 专业化 标准化 连锁化 智慧化 照护师行业现状 JINXIN FUXING ELDERCARE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8亿人,占总人口的19.8%,较2018年增加1.9个百分点,并已经连续5年保持增长,人口老龄化加重。 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1 - 2022)》显示,截至2022年末,国内半失能、失能和失智老人约4400万,相当于每6位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中,就会有一位生活无法自理,失能失智人口数量增多。 无论是面对老年化加剧的境况,还是对越来越多的失能失智家庭来说,专业的长期照护是一种刚需。在长期照护压力之下,老人进入养老院成为很多家庭的最佳选择。 图源/Pixabay 养老机构数量方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2017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有2.9万个,比上年增长3.6%; 2018年,养老服务机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速,机构数量保持在3.4万个左右; 2019年6月底,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2.99万个; 2020年底,全国共有养老机构3.8万个,同比增长10.4%,相较于2015年底增长37.2%; 2021年末,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5.8万个; 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总数达36万个; 2023年末,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40.4万个,其中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4.1万个; 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末,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41万个,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1倍。 总体来看,我国养老机构数量在过去几年间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尤其是2020年到2023年期间增长较为明显。到2024年上半年,数量增长有所放缓,呈现出趋于平稳的态势,但整体数量仍在不断增加。 然而,根据《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2年底,全国养老机构入住率最高不超过44.36%。从近十年养老机构的入住率来看,整体也呈下滑趋势。 对比激增的养老机构数量和较低且平稳的入住率,再结合市场反馈,市场床位空置与排队现象共存,出现了有需求无供给以及供需错配的状况。 整体呈现部分好的养老机构入住率高,而运营能力较弱的养老机构入住率则在当前整体需求增加的情况下仍在下滑,行业需求已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从“增量”转向“提质”。 图源/内江锦欣康养护理院 在这样的背景下,照护师作为养老服务的核心力量,其现状对于整个养老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关于照护师的整体数据统计相对缺乏,如全国照护师的准确人数、不同地区照护师的分布情况、照护师的学历和专业背景构成比例等。 仅从养老机构的发展趋势来看,照护师的需求应该是随着老年人口增加和养老机构的扩张而增长,但目前照护师队伍是否能满足这种需求并不明缺,这也凸显出深入研究照护师行业现状的紧迫性。 照护师发展困境 JINXIN FUXING ELDERCARE 作为提供养老服务的关键机构,养老院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然而,近期社会事件的曝光揭示了养老院在管理及专业发展方面的不足。例如,某养老院发生的护理人员虐待老人事件,不仅引起了老人及其家属的恐慌,也暴露了养老院在人员管理上的缺陷。 照护人员作为与老年人接触最频繁的群体,其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是养老服务品质的关键。 缺乏必要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或职业道德的缺失,均可能对老年人造成身心伤害。例如,不正确的翻身技巧可能导致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出现压疮,而缺乏心理疏导能力可能导致老年人陷入孤独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此外,养老院还面临照护人员短缺、工作强度大、待遇低等挑战。照护人员的不足导致每位照护人员需照顾的老年人数量增多,工作强度随之增加,进而影响服务品质。待遇低下则削弱了照护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导致人员流动性大,影响了养老服务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据调查,部分地区照护人员的平均月工资仅略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且工作时长常超过8小时,甚至达到12小时以上。在如此工作环境下,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变得尤为困难。 在照护人员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可方面,照护工作常被视为低人一等,缺乏应有的尊重和认可。这种社会偏见导致有能力的人不愿意从事照护工作,同时在职照护人员也缺乏职业自豪感,进一步加剧了行业人才短缺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照护人员的管理和专业培养重视不足。在招聘照护人员时,养老院的部分标准不够严格,导致缺乏专业素养和爱心的人进入该行业。 同时,培训体系的不完善使得照护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护理需求。例如,在面对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时,照护人员可能因缺乏疾病管理知识而无法提供全面的护理;对于老年人的康复训练需求,缺乏康复技能培训的照护人员也无法有效协助老年人恢复身体功能。 照护人才发展之探索与实践 JINXIN FUXING ELDERCARE 锦欣福星康养,作为一家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深刻认识到照护师在养老服务中的核心作用。致力于提升照护师的专业性、社会地位和认可度,为养老行业树立了典范。 在招聘过程中,锦欣福星康养严格筛选具备爱心、责任心及专业背景的人员。我们深知,只有具备这些品质的照护师,才能为老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入职后,照护师将接受全面的专业培训,内容涵盖老年护理知识、康复技能、心理疏导等方面。例如,在老年护理知识培训中,详细讲解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饮食营养搭配等;康复技能培训则包括肢体康复训练方法、助行器具的正确使用等;心理疏导方面则教授照护师如何识别老人的情绪问题并给予有效的心理支持。 同时,锦欣福星康养还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和考核,以不断提升照护师的专业水平。此外,锦欣福星康养为照护师们设立了特定的节日——照护师节,并在2024年11月1日,迎来了第二个照护师节。 在这个属于照护师们的节日里,举办了首届“星火杯”技能竞赛,该活动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参与。令人欣喜的是,当天的技能竞赛吸引了3.9万人次参与网络投票,同时还有2.15万人在线观看了这场精彩的竞赛活动,充分展示了锦欣福星康养照护师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这些活动无疑是锦欣福星康养关注照护师专业性的生动体现,它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示了锦欣福星康养致力于提升照护师专业素养、打造优质养老服务团队的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 首届“星火杯”技能竞赛现场图 在提升照护师地位方面,锦欣福星康养也做出了积极努力。 一方面,每年举办照护师节,表彰优秀照护师,提高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认同感,为优秀照护师颁发证书和奖金,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被尊重。 另一方面,为照护师提供晋升通道。根据照护师的工作表现和专业水平,设立不同的职级,让他们有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例如,初级照护师在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并通过相关考核后,可晋升为中级照护师,中级照护师有机会晋升为高级照护师,高级照护师还可向管理岗位发展。 此外,锦欣福星康养还注重关注照护师的心理需求,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设立员工休息室,让照护师在工作间隙能得到充分休息;提供免费的工作餐,保障照护师的饮食健康。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如户外拓展、节日联欢等,增强照护师之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在锦欣福星康养的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效。入住老人的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许多老人刚开始入住时心存不安和担忧,但在照护师的贴心照顾下,逐渐感受到家的温暖。照护师照顾起居、定时送餐、组织参加活动、陪伴聊天解闷等。 对于新人照护师来说,如旗下九九乐福的照护师袁荣芬,最初对工作感到迷茫不安,但通过公司培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后,看到老人们在自己照顾下身体康复、脸上露出幸福笑容,她感到无比自豪,不再羞于告诉别人自己的职业,而是充满自信地称自己是一名照护师。 养老行业的未来展望 JINXIN FUXIN G ELDERCARE 锦欣福星康养的成功实践为整个养老行业提供了宝贵经验。然而,要解决养老行业中照护师面临的诸多问题,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对照护师行业的规范和引导,制定完善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包括照护师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体系建设、工作待遇保障等方面。例如,建立全国统一的照护师职业资格考试制度,确保照护师具备基本的专业素养;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养老机构提高照护师待遇,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投身养老服务行业。 养老机构自身要提高管理水平,重视照护师队伍建设。不仅要加大在招聘和培训方面的投入,还要注重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提升照护师的职业归属感和忠诚度。同时,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建立人才培养输送机制,确保照护师队伍的稳定和专业水平的持续提升。 社会层面,要消除对照护师职业的偏见,提高照护师的社会地位。通过宣传优秀照护师的事迹,让公众了解照护师工作的重要性和专业性,增强社会对这个职业的尊重和认可。例如,开展“最美照护师”评选活动,通过媒体广泛报道,树立照护师的正面形象。 随着我国养老需求的不断增长,照护师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提升照护师的整体素质和行业地位,有望构建一个更加完善、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享受到更加专业、贴心的照护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美好愿景。相信在未来,养老行业将在破解养老难题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编辑:苏晨贤 审核:周懿 说明: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